当前位置:
首页 > 新闻动态 >
国网、南网等22家能源央企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发布!
国网、南网等22家能源央企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发布!
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有序推进,越来越多的央企公布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方案或路线图。据《数字国资》最新统计,目前至少22家能源央企公开了数字化转型战,这些头部能源央企将如何数字化转型?能源领域22家:中国电建、中国电科、国家电网、国家电投、中广核、中核集团、华润集团、中国华能 、南方电网、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国家管网、中国节能、中国海油、中国化工、哈电集团、中国能建、国家能源集团、中国华电、三峡集团、中煤集团、中国煤科;
“十四五”期间,把“数字融合能力”作为集团总体战略六大能力之一;围绕管理数字化与业务数字化,借助“电建云”推动传统工程企业步入数字时代,构建面向数字时代的新电建;推动建筑业从产品建造向服务建造转型,通过“产品+服务”方式,在建造过程增加建筑产品的数字化衍生服务,围绕“三场(市场、现场、内场)、三资(资源、资产、资本)、三链(价值链、产业链、供应链)”进行服务;建立“工程建设命运共同体”,构建工程数字化生态圈。聚焦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加大科技攻关力度,提升基础创新能力,支撑数字经济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;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。持续推动民用航空、轨道交通、智慧气象、智慧公安等成熟产业数字化能力提升,加快培育智慧司法、航天信息、应急管理、生态环境、卫生健康等新兴产业的数字化动能;支撑数字政府建设。打造“云+数+应用+生态”的数字政府电科模式,承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及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,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;开展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,全面启动“数字电科”建设,统筹规划技术路线和发展路径。深化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在营销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广;围绕能源数字产业化,积极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圈;深化北斗、5G等技术集成应用,加快能源电商、智慧车联网等创新发展。到2025年,基本建成综合智慧能源生态体系,数字化水平达到能源行业“国内领先”;到2035年,集团公司数字化水平达到能源行业“世界一流”,全面建成“数字国家电投”。将全面引入“云大物移智链”等新技术,加快智慧核电、智慧矿山、智慧新能源建设;实施云化战略,构建泛在互联、云端一体、灵活强大的坚实技术底座;中广核认为,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人的认识和专业的团队,专业人才培养被定位为未来的重点任务之一。按照“点、线、面、体”的路径逐步推进。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重点在数字化运营、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生态方面着力,要在“产业+科技”上积极布局;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,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“卡脖子”问题;切实增强底线思维,强化风险意识,利用安全可靠的技术,加强平台、系统、数据等安全管理,提升核工业数据信息的本质安全水平;要以数字化需求为重点,以丰富的数字化实践培养人才。集团成立90周年(2028年)之际,初步实现智能化,数据资产、平台资产价值充分发挥,对外市场化赋能,创新能力大幅提升,成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先行者。第一阶段为战略规划、夯实基础阶段(2021年3月底前)。统一规划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,出台《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》。构建企业数据治理体系,统一数据结构、数据编码,形成共性元数据、根数据。实现所有风电、光伏数据接入智慧能源数据平台。完成瑞金智慧电厂示范项目建设。第二阶段为重点突破、引领示范阶段(2021年-2022年)。以风电、光伏数据中心为基础,完成水电、燃机、火电、核电等数据接入,形成统一的智慧能源数据平台。形成全流程、全业务元数据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服务能力。完成主要产业和企业管理重点业务的数字化转型。第三阶段为巩固提高、全面转型阶段(2023年)。中国华能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,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要成果。数据驱动成为发展重要动力,数据共享、数据服务贯穿上下游产业链,形成多产业链、多系统集成的智能化生产、管理、决策体系和生态。